紙風車劇團
11/19(五)18:30-21:00
節目名稱
紙風車的魔法書
故事簡介
本次的《紙風車的魔法書》從生活中取材,打造出五段藝術性與娛樂性兼顧的不同故事:「巫婆之舞」、「兵馬俑狂想曲」、「動物運動大賽」、「招財貓的故事」、「神奇黑光劇」,由紙風車劇團的巫婆「巫頂」作為整場演出的串場,帶領現場的小朋友一同進入巫婆的魔法世界。
接下來,就一起來看這五段故事的介紹吧!
-
巫婆之舞
巫婆的同班同學們聽到每天上學都要唱的「巫啦啦」之歌,都跑來集合囉!以百老匯歌舞秀並結合魔法秀的演出形式,引導現場小朋友進入有趣的魔法世界。
-
兵馬俑狂想曲
兵馬俑兄弟到世界各地展覽,身為歷史古蹟的他們雖然想家卻不能回家,帶著濃濃的思鄉情緒,當大兵唱起故鄉的歌曲「茉莉花」安慰小兵,也安慰自己,然而,就在此時,兩個笨賊闖入了展覽區,想將兵馬俑偷走,兵馬俑兄弟受不了了,居然動起來和小偷對抗⋯⋯!
-
動物運動大賽
現場將舉行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大會,參賽者有、台灣黑熊、雲豹、台灣土狗、河馬…都來賽跑,小朋友高舉 著手當跑道,藉著小朋友的力量,瞧瞧哪個動物跑得快。
-
招財貓的故事
故事發生在日本幕府時代,有一個越後屋的少主人,他打獵時救了一隻貓,為了報恩,這隻貓在少主人敗光家產之後,犧牲自己的生命,從惡魔那換得一枚金幣,少主人為此感到懊悔不已,進而發奮努力的故事。
-
神奇黑光劇
運用泡棉管柔軟多變化特性,並搭配動感的舞蹈,在黑暗中,帶領孩子體驗圖像的激烈撞擊,忽而花朵、漁船、又變成巨大的大鯨魚,滿足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。
劇團簡介
紙風車劇團成立於1992年,累積演出近5,000場,觀眾超過11,033,834人次。足跡遍佈台灣各地劇場、戶外空間與中小學校,並曾赴紐約、巴黎、香港、澳門等地,展現台灣兒童劇場的創意及特色。自2012年起連續九年獲得文化部肯定為臺灣品牌團隊之一。面對未來,期許尋求更大的突破,放眼國際同時立足台灣,「到山之巔,到海之湄,直到台灣的每一個孩子都看兒童劇為止。」
製作團隊
-
藝術監督/總編導:李永豐
-
團 長:任建誠
-
副 團 長:莊瓊如
-
行政總監:李美玲
-
編 導 群:莊瓊如、趙蓓君
-
舞台監督:鐘崇仁
-
藝術行政:蔡宜真、陳婉菱、袁茵
-
服裝設計:任淑琴
-
燈光設計:鐘崇仁
演出陣容
-
鄒宜忠、田瑄瑄、林啟誠、楊繕仰、何亞涵、魏嘉玉、林子凌、劉俊佑、斐宏儒、翁淑華...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