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作
營業時間
11/20(六) 13:30-19:30
11/21(日)13:30-19:30


麻lifu~
「麻lifu」取自阿美語的「麻煩」意思的諧音,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是很費心費工費時才能完成。作品皆由公平貿易的棉、麻、毛線,搭配流浪時,撿到或交換到的自然物,純手工編織而成。總是環台旅行擺攤販售作品,並積極推廣公平貿易與環境保育的理念。


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
陳怡君發現農村婦女因家庭壓力與就業條件的限制,因此成立工作室,結合工作機會、婦女興趣與休息空間的模式,提供婦女培訓課程。


金陶囍
結合金工、當代首飾與實用陶瓷創作,堅持親手打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。有手感的作品並非工廠機器能取代,因此每件作品都是限量。期望作品能與人相互依存,像是身體的一部分,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賴。


Liz Way 手作製革
以插畫細膩刻畫出皮革小工具,浪漫花草等,透過優雅的手繪線條,勾勒出所有細節,將『陽剛皮革工具』與『花草浪漫氣質』完美結合,達到『平易近人』的品牌形象,傳達手作的心意,並選用柔和、寧靜的岩灰色,襯托出優雅與高質感的品牌感受。


元泰竹藝社
目前開發的產品:竹牙刷、竹吸管、竹杯、竹碗、竹耳扒,都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用品,取用在地竹材,希望能取代過多的塑膠製品,集結年輕人的力量一起守護老產業,友善環境、為地球盡心力。


小鐵先生
回鄉接續金工創作與教學,希望透過金屬本身的顏色變化與收藏者對話,希望透過手刻與鍛打刻畫獨一無二的作品,另外還加入琺瑯做為不同顏色與質感的變化,也與老公的繪畫創作結合,期待迸出不同的火花。


拾物木作
拾物 - 拾起實實在在的好物。每一個舊木作品,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。因為舊木料上面的釘孔與斑駁漆面都是歲月刻劃的痕跡,那些印記,我們選擇保留,因為在時光的運轉之下,這都是無法取代的記憶。


植填計畫
一位熱愛植物的女子所開設,對於植物種植成癮,希望把買花是一件幸福的事推廣給大家。


雲林縣虎尾鎮頂溪社區發展協會
社區於99年社區營造,執行期間社區參與文化處、水土保持局、美學館及工藝館計畫,執行文化藝術,硬體建設也是以「屋頂上的貓」繪本起源後,社區以貓元素造型出現,促進親子互動和諧的社區風格。


捲毛花三號
捲毛花三號以布製手作品為主,以對待家人般的心意,親手縫製每一項產品。並堅持不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,減少環境負擔,實踐減痕生活的精神。


東石50分life工作室
積極結合社區資源,進行在地化產業聯結模式,推動社區產業輔導計畫與在地休閒農業推廣,並推動農村產業升級、鄉土文化傳承、自然生態保育及鄉村永續發展,使成為生產、生態、生活、休閒養生兼備之良好環境。


361湧泉經絡